这是周恩来在1952年5月,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时候,写下来的。从这一幅题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他希望通过水利工程将全国的河流、江湖,全部可以造福百姓,要变害为利,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长江荆江段河道弯曲多变,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由于封建王朝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管理,科学地规划,使得这一段时常发生一次大洪灾,根据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400年间,就曾有过四十余起,平均下来不到十年就会发生一起。每一次的大洪灾就会造成附近百姓大量的流离失所,严重损害了洞庭湖滨湖地区和江汉平原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将这一段河道彻底改善,真正地驯服洪水,变害为利,从1952年开始,和政府就决定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并逐步构建长江防洪体系。这一项造福百姓的工程于当年4月5日开始动工,在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活下,仅仅使用75天就胜利竣工,并在1954年,成功抵御了这一年的洪水灾害。
当然,荆江分洪工程只是新中国成立后,兴修的一系列水利工程中的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就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而水利工程,无论是什么时代都是国家重点关照的工程,这是会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对江河湖泊开展大规模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国务院不仅有过荆江分洪工程,还建设了官厅水库、淮河流域磨子潭水电站工程、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一批骨干项目。工作人员通过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制定了这些适合当地的水利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旧中国水患频繁的局面,维护了社会安定,而且发挥出了各种功效,如便于灌溉、航运、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发电等等,把这些长期危害百姓的灾害,逐步改造为有利于人们的帮手,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迅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复苏,同时促进了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步。
作为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更是对国家水利工程的建设付出了许多心血,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当然还有其他的要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正是周总理的这些要求,不仅为新中国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明确了新中国水利工作必须遵循改造自然、服务人民的根本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