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土壤资源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壤退化、酸化、障碍性耕地等问题日益突出。时隔43年,我国再次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简称“三普”),对全国土壤质量状况进行全面“体检”。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承德市11个县(市、区)的深山丛林、田间地头中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头戴草帽、身着工装,迎着朝阳,伴着晚霞,头顶烈日、不惧酷暑,他们是正在以拼抢的姿态开展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三普”人!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简称“地质四队”)水土污染修复研究中心作为“三普”省级剖面调查队伍之一,面对全国土壤普查的宏大命题,不断开拓进取,做新时代的“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赶考人”。
2022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被列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地质四队水土污染修复研究中心率先担负起了在围场开展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的重任。
刚开始投入工作,问题就来了。由于距离上次土壤普查时间过久,试点外业工作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少,而“三普”又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外业调查采样更是土壤普查最基础的关键环节,这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影响就会多重传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好多问题都是共同在试点中探索、研究、验证技术路线、方法、技术规程、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更新完善调查方法。但是,有时还有文献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每当这时候,项目组就会用他们的“法宝”——“争吵”。
“大家经常会在晚上汇总问题时争吵,但这种争吵不影响我们的感情,吵着吵着解决办法就出来了。”项目负责人布凡笑着说。
随着工作的开展,困难接踵而来。烈日炎炎的“桑拿天”里,工作服干了湿、湿了又干。但湿热的雾气扰不乱他们坚定的意志,崎岖的山路挡不住他们匆匆的脚步,疾风骤雨浇不灭他们身上的奋斗之光。相反,他们脚踏“热土”,不畏“烤”验的特殊的经历,成为了他们引以为豪的人生历练。
历时48天,“三普”队伍肩负着为2023年全面开展“三普”工作探好路、起好步的共同目标,高站位推进,高效率实施,凝心聚力,精准把控,顺利完成了“三普”试点工作任务。
3月13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招标公告,2023年河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项目相关项目即将招标。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怀揣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赤诚之心,项目组不舍昼夜,马上进入了紧张的投标阶段,22天,3人,600多页标书,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如期提交。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3日,地质四队成功中标2023年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项目相关项目4包,此次项目任务:一是对预设样点进行外业定位与代表性核查,二是剖面土壤调查采样。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正式版)在承德市、沧州市、唐山市、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秦皇岛市开展1003个剖面样点调查采样。
专家对剖面标本样品采集进行全流程技术指导(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供图)
剖面样点调查可以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土壤普查基础数据,对未来全省土壤的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精准化,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此次剖面样点调查相比于表层样点调查对于“三普”工作指导意义更加重大。
项目组遵循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原则,以土壤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及手段为支撑,将“三普剖面调查”工作细化,具体分为4个步骤:前期准备、预设样点野外定位、成土环境与土壤利用调查、剖面土壤调查与采样。
通过挖掘点位土壤剖面、采集点位土壤样品的,可以了解土壤空间变化规律,实现以点带面,进而支撑土壤资源管理,说句通俗易懂的话,每一个调查点土壤剖面描述出来的土壤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信息就可以代表这一个地块单元土壤信息,这个剖面就是这个地块单元的“身份证”。准确的选定剖面调查点位和规范的对剖面描述取样是决定调查成果科学性、准确性的核心。因此,为了让每一张“身份证”更具科学性、准确性、代表性。项目组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全员责任意识和标准意识。
项目组技术人员在开工前参加由国家三普办组织的技术培训1次、省三普办组织的技术培训2次,市级技术培训1次,并于6月30日,地质四队自行筹办河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剖面调查采样专题培训,在河北省农业厅的引荐下,特邀河北农业大学专家王殿武、文宏达,邢台学院专家李山泉就土壤普查调查采样系统平台使用、河北土壤典型发生层特征与土壤分类命名、土壤剖面调查与样品采集、全程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指导,针对性地对三普工作人员讲技术、讲经验、讲办法,帮助解决土壤普查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同时,在河北省农业厅的帮助下,以上四位专家也受邀成为项目组的技术领队,将对项目组每个剖面调查点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技术审核。
为使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培训后部门人员便全部正式“上岗”。每个人都对剖面样点定位、样点踏勘、景观照拍摄、剖面挖掘、剖面的观察面修正、剖面照拍摄、样品采集、样品流转等具体操作步骤进行了反复练习,确保每个流程的规范、精准。
水土污染修复研究中心开展庆“七一”主题日活动(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供图)
为了高质量完成土壤普查工作,地质四队持续推进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土壤普查,7月1日,地质四队队长曹磊参加水土污染修复研究中心支部开展“一员一宣言”庆“七一”主题日活动,大家围绕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本领、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一员一宣言”表态发言。曹磊呼吁广大员再一次深化三普工作对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意义的认识,激励大家进一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亮身份、做表率、践宣言,为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受地形地貌影响,在外业调查采样工作中,有些点位导航仪只给出“两点一线”的路线图,而外业调查采样工作者则要多花费一个甚至两个小时才能找到采样点。在林地剖面样点调查时,工作难度就更大了,随处可见的都是茂密的松树林,有时一个点位需要跑半天儿,甚至需要“开出一条路”。
“一个点位都不能放过,无论点位在何处,必须让每一个点位的土壤状况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这是项目负责人布凡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项目负责人,布凡一直保持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只要稍微把握不准的技术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向专家请教,第一时间反馈给大家。考虑大家白天工作忙,顾不上看手机,他就一个个的打电话。
全队上下贯通、协调联动,创造了许多感动。队上其他部门紧急援助、队领导的鼓励、工会的一次次慰问、全队政干部倾情做好土壤普查职工的后勤保障工作,每个人都用行动践行一名员的初心与使命,以奋战诠释地质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每当脚下无路可走时,开展外业调查采样工作的王宇就会用这句话鼓励大家。在“三普”试点工作时,他们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之路。在“三普”剖面调查时,他们又走出了一条无悔付出、团结协作、“五讲五有”之路。
这条路虽然艰苦漫长,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他们照亮了前方。(杜娟)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土壤资源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壤退化、酸化、障碍性耕地等问题日益突出。时隔43年,我国再次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简称“三普”),对全国土壤质量状况进行全面“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