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建设工程产品价格 课程任务 了解如何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建设工程的 造价、了解管理企业就是成本运营的效率 了解建设工程费用的构成、计算方法和程序 理解工程概预算的作用及其编制方法,掌握 定额原理,并能运用定额基本原理进行工程 造价分析
公路工程概述(2-3课时) 公路工程造价概述(2-3课时) 公路工程概预算费用组成(4课时)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6课时) 公路工程估算和财务评价(自学) 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6课时) 公路工程招投标(2课时) 公路工程造价计算机辅助设计(8课时)
张兴强,公路工程概预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 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公路工程造价员一本通,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年 刑凤歧,公路工程估算与概、预算编制示例,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刘燕等,公路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第2版),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
课程性质:选修课 纪律要求:严格课堂纪律 总评成绩: 考勤:10% 点名超过4次不到,期末测验资格自动取消 作业和随堂测验:20% 课程设计:30% 期末测验:40%
1、公路工程的组成,建设项目的概念,公路 工程建设项目的分类和组成; 2、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发展程序及各阶段的工 作内容; 3、公路工程路线图、结构图的识图和应用。
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乡村、厂矿和林区的道路,主 要提供汽车行驶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的交通设 施。公路是布置在地面供各种车辆行驶的一种线形 带状结构物,它是由道路线形、结构和沿线设施三 大部分组成。 1、道路线形。道路线形指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道 路中线的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道路线形包 括平面线形、纵断面线、结构组成。道路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路基、路面、 桥涵、隧道、排水系统、交叉工程、防护工程、特 殊构造物等。 3、沿线设施:安全、管理、服务设施
1、工程建设的概念 工程建设是指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和安装, 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了扩大再生产和部分简单 再生产而进行的增加或改造固定资产的建设工 作。
按其任务和分工不同可以分为: 1)建设项目的小修和保养。 2)建设项目大、中修与技术改造。 3)基本建设——新建、扩建、重建。
(1)建筑安装工程。 (2)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 (3)其他基本建设工程。
指一个建设单位在一个或几个建设区域内,在 一个总体设计和总概算书的范围内,由一个或 若干个单项工程所组成的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 行政上有独立机构或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 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施的基本建设单位。
1)具有特定的对象。 2)有时间限制。 3)有资金限制和经济性要求。 4)一次性。 5)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 6)复杂性和系统性。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分类 1)按再生产性质 基本建设项目。属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有新建、 扩建、改建、迁建和重建等; 更新改造项目。属于更新改造项目的有技术 改造项目、技术引进项目和设备技术更新项 目等。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新、扩建国防、边防和跨 省干线km,独立公路大桥 1000m,为大、中型项目。 对于公路更新改造项目,总5000万元 的为限额以上项目;总100~5000万元 的为限额以下项目;总100万元的为小 型项目。
可分为预备项目(前期项目)或筹建项目 新开工项目 施工项目 续建项目 投产项目 收尾项目 停建项目
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 省、自治区、直辖市干线公路(简称省道) 县公路(简称县道) 乡公路(简称乡道) 专用公路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建设工程的一个专业门类,也属于固定资产对象。 建设项目是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的范围内,由 一个或若干个单项工程所组成的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 行政上有独立机构或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基本建 设单位。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由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组成。 单项工程(工程项目)是指具有单独的设计文件,建成 后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工程。也可将它理解为 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完整的工程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可 以是一个单项工程,也可以包括多个单项工程。
单位工程是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条件,建成后 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工程。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根据单位工程的主 要部位、工种内容、材料结构或施工顺序等来划分。 分项工程: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构造及规格可以把 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为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能用较 简单的施工过程生产出来的,可以用适量的计量单位 计算便于测定或计算的工程基本构造要素,是工程造 价计算的基本要素和概预算最基本的计量单元。
建设项目发展程序是指国家按照一个建设项目的客观 规律制定的从提出项目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 计、建设、开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及各项工作必须 遵循的先后次序。项目建设程序是工程建设过程客观 规律的反映,是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 保证。 建设项目发展程序按照其内在发展规律,一般包括投 资前阶段、阶段和生产阶段。这三个阶段又可分 为若干个子阶段,它们之间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可 以进行合理的交叉,但不能任意颠倒次序。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决策 勘查 设计 施工 竣工验收 运营
1、根据长远规划或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 2、根据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 3、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进行现场勘测,编制初步设计 文件和概算; 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 5、列入年度经济建设计划; 6、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审批; 7、严格执行有关施工的规程和规定,坚持正常施工秩序, 做好施工记录,建立技术档案; 8、编制竣工图表和工程决算,办理竣工验收。 9、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开云 开云体育后评估。
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就不能设计 没有设计就不能施工 工程不经过竣工验收就不能交付使用。
1)项目建议书 编制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的最初阶段,是业主单位向 国家提出的要求建设某一项目的建设文件,是对建设项 目提出的一个轮廓设想,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 性,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的方针和要求,初步分析项 目建设的条件是否具备,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 (1)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 (4)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项目进度安排;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2)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决策前,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 术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采用的建设方 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 济效益进行预测与评价,由此得出该项目是否应该投 资和如何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可 靠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机会研究阶段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 评价和决策阶段。
机会研究阶段 机会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建设项目方向 建议,即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和部门内,根据自然资 源、市场需求、国家政策与国际贸易情况,通过调 查研究、预测分析,选择建设项目,寻找机会。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正式详细可行性研究前的预 备性研究阶段。经过初步可行性研究,认为该项目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便可转入详细可研究阶段,否 则就终止该项目。
详细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又称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是可行 性研究的主要阶段,是建设项目决策的基础。 这一阶段内容较详尽,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大。 评价与决策 评价与决策是由决策部门组织和授权有关咨询 公司或专家,代表项目业主和出资人对建设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全面审核与再评价,最终决策该 项目是否可行,并确定最佳方案。
项目总论,包括建设任务的依据、历史背景、 研究范围、主要内容及研究的主要结论等; 现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包括区域运输网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拟建公路在区域运输网中 的作用、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程度等; 经济与交通量发展预测,包括项目所在区域 经济特征、经济发展与公路运量、交通量的 关系、交通量的发展预测; 建设规模与标准。包括项目建设规模和采用 的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建设条件和方案比选。包括调查沿线自然条件和社会 条件、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 点和工程概况,对环境影响做出分析并编制环境影响 评价报告; 估算与资金筹措,包括主要工程数量、公路建设 与拆迁、估算与资金筹措等; 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包括勘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计划 与要求、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等; 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运输成本等经济参数的确定, 建设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估算、进行经济评 价敏感性分析、建设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分析。贷款 项目应进行项目的财务评价; 综合评价与结论、建议。
一是市场研究,包括产品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这是项 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主要任务是要解决项目的 “必要性”。 二是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与建设条件研究,这是项目可 行性研究的技术基础,主要是解决项目技术上的“可行 性”。 三是效益研究,即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这是项目可行 性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解决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 市场研究、技术研究、效益研究共同构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 的三大支柱。
1)工程勘察 工程勘察是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方法,为查明工程项目建 设地形、地貌、土质、岩性、地质构造、水文等自然条 件而进行的测量、测试、观察、勘探、鉴定和综合评价 等工作,其目的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1)初测。 (2)定测。
(1)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补充勘察,如有方案变化应及时与有 关主管部门联系,并报上级批准; (2)实地选定路线或实地放线,进行测角、量距、中线测设、 桩志固定等工作; (3)引设水准点,并进行路线)路线)测绘或勾绘路线沿线)对有大型构造物地带,应测绘局部大比例地形图; (7)进行桥、涵、隧道的勘测和调查; (8)进行路基路面调查; (9)占地、拆迁及预算资料调查; (10)沿线土壤地质调查及筑路材料勘察。
工程设计是指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设计者根据已批 准的设计任务书,为具体实现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 要求,拟定建筑、安装及设备制造等所需的规划、图 纸、数据等技术文件的工作。 设计文件是建筑安装施工的依据。拟建工程在建设 过程中能否保证进度、保证质量和节约,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的优劣。工程建成后,能 否获得满意的经济效果,除了项目决策之外,设计 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公路工程的设计程序一般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也是整个设 计构思基本形成的阶段。 通过初步设计可以进一步明确拟建工程在指定地点和规 定期限内进行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并规定 主要技术方案、工程总造价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提出 施工方案,以利于在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最有效地利 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同深度、 同精度的测设工作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技术设计是初步设计的具体化,也是各种技术问题的 定案阶段。技术设计的详细程度应能满足设计方案中 重大技术问题的要求,应保证能根据它进行施工图设 计和提出设备订货明细表。
施工图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 部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作为工人进行工程施工的依据。 建设项目各部分工程的详图和零部件、结构构件明细 表 验收标准、方法 施工图设计的深度应能满足设备材料的选择与确定、非 标准设备的设计与加工制作、建筑工程施工和安装的要 求。
公路勘测设计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和要求分阶段进行,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可以采用一阶段设计、两阶段 设计或三阶段设计。 一般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可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 计两个阶段进行; 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项目或建设项目 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交、隧道等,必 要时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进行
施工准备阶段 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组织设备、材料订货 委托建设监理 组织工程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 办理施工许可证 建设实施阶段 建设单位: 根据年度建设计划,作好资金的落实; 设备、材料的选择、采购和组织施工工作; 落实、管理好监理工作 施工单位: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建设
竣工验收是建设程序的最后一步,是考核建设成果, 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竣工验收包括单项工程验收和全部验收两部分,是 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实施,验收 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向主管部门提交验收报告,编制 竣工决算。
建设项目后评估是工程项目竣工投产、生产运 营一段时间后,再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 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 价的一种技术活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 要内容。 通过建设项目后评估,可以达到肯定成绩、总 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 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效果的 目的。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经常性保 养、维修作业,预防和修复灾害性损坏的工作,以及为 提高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加固、改善或增建工作。 公路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可划 分为: 小修保养 中修 大修 改建工程
路线平面图中包含有大量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和 路线)方位:表示线路所在地区的方位和线路走向,在路 线平面图上应画出指北针或坐标网。指北针的箭头所 指为正北方向,坐标网用符号。 (2)比例:路线平面图的地形图是经过勘测而绘制的, 可根据地形的起伏情况采用相应的比例。城镇区一般 采用1:500或1:1000. 山岭重丘区一般采用1: 2000,微丘和平原区一般采用1:5000.
(3)地形:路线平面图中地形起伏情况主要用等高线)地物:在路线平面图中地形面上的地物如河流,房 屋,道路,桥梁,电力线,植被等,都是按规定图例 绘制的。
2)路线)设计路线:在路线平面图中用粗实线表示的 道路中心线为道路的设计路线)里程桩号:道路路线的总长度和各段之间的 长度用里程桩号表示。 里程桩号应从路线的起点至终点由小到大顺序 编号,并规定在平面图中路线的前进方向是从 左向右的。 里程桩分为公里桩和百米桩两种,公里桩标注 在路线)平面线:主要符号有 JD(交点) △Z(Y)A( 左(右)偏角,表示路线沿前进方 向左(右)偏的角度, A 即为新的路线前进方 向与原来的路线前进方向的夹角) ; R( 平曲线半径 ) 、 T( 切线长 ) 、 L( 曲线长 ) 、 E(外矢距) ZY(直线段与圆曲线的交点)、YZ(圆曲线与直 线段的交点) 、QZ(曲线)结构物和控制点 在路线平面图上表示处道路沿线的结构物和控 制点,如桥梁,涵洞,通道,立交,三角点, 水准点和导线
路线纵断面图是沿着公路中心线用铅垂剖切面进行纵向剖切, 然后展开绘制而获得的,由直线
1 )纵断面图的图样应布置在图幅上部。测设数据应采用表 格形式布置在图幅下部。
2)道路设计线应采用粗实线表示;原地面线应采用细实 线表示;地下水位线应采用细双点划线及水位符号表示; 地下水位测点可仅用水位符号表示
当路线坡度发生变化时,变坡点应用中粗线圆圈表示;切 线应采用细虚线表示;竖曲线应采用粗实线表示。竖曲线 要素(半径R、切线长T、外矩E)的数值均应标注在水平细 实线
在测设数据表中,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填高、挖深的数 值对准其桩号,单位以米计。里程桩号应由左向右排列。 整公里桩应标注“K”,其余桩号的公里数可省略
在测设数据表中的平曲线栏中,道路左、右转弯应分别用 凹、凸折线表示。在曲线的一侧标注交点编号、桩号、偏 角、半径、曲线
路线)比例 路线纵断面图的横向表示路线的里程,竖向表 示设计线和地面的高程。 绘制时一般竖向比例要比横向比例放大10倍。 在纵断面图的左侧按竖向比例画出高程标尺。
(2)设计线和地面线 粗实线为公路纵向设计线,是由直线段和竖曲 线组成,设计线上各点的标高通常是指路基边 缘的设计高程。 不规则的细折线为设计中心线处的地面线,它 是根据原地面上沿线各点的实测中心桩高程而 绘制的。 比较设计线与地面线的相对位置,可确定填挖 地段和填挖高度。
(3)竖曲线 竖曲线分为凸型和凹形两种。 符号中部的竖直线对准变坡点,竖线两侧标注 变坡点的里程桩号和竖曲线中点的高程。 符号的水平线两段对准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水平线)沿线构造物 道路沿线如设有桥梁,涵洞,立交和通道等构 造物时,在其相应设计高程和高程处,按图51-3所示图例绘制并注明构造物名称、种类、 大小和中点里程桩号。
(5)坡度、坡长栏中之值系纵坡设计(拉坡)的最 终结果值。在图幅下方表中的坡长、坡度栏中, 沿路线前进方向其向上倾斜的斜线段表示上坡、 向下倾斜的斜线段表示下坡;在斜线段的上方 示出的值是坡度值(百分率表示,下坡为负), 斜线段下方示出的值为坡长值。 (6)土壤地质概况栏中分段示出了道路沿线的土 壤地质概况竖曲线
三、路线、路线横断面图制图一般规定 1)路面线、路肩线、边坡线、护坡线采用粗实线表示;路 面厚度采用中粗实线)横断面图中,管涵、管线的高程应根据设计要求标注。 管涵、管线横断面应采用相应图例
4)用于施工放样及土方计算的横断面图在图样开云 开云体育下方标注 桩号。图样右侧标注填高、挖深、填方、挖方的面积,并 采用中粗点划线)路面结构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路面结构类型单一:在横断面图上,用竖直引出线标注 材料层次及厚度。②路面结构类型较多:按各路段不同的 结构类型分别绘制,并标注材料名称及厚度
1、路面类型 按路面面层的使用性质、材料组成类型以及结 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不同,路面可分为四个等级。 2、路面结构的层次划分路面结构的层次划分。 3、路面结构设计图的判读,应重点读懂并弄清: 1)路面结构层的设置与层次划分。 2)每一结构层的组成。 3)各结构层的尺寸、用材(料)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要求。 4)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方法与计算结果及其与造价编制中 对工程量计算的要求的一致性
1)道路平交与立交图制图规定 (1)交叉口竖向设计高程的标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较简单的交叉口可仅标注控制点的高程、排水方向 及其坡度;排水方向可采用单边箭头表示。 ②用等高线表示的平交路口,等高线宜用细实线表示, 并每隔四条细实线绘制一条中粗实线。 ③用网格高程表示的平交路口,其高程数值宜标注在 网格交点的右上方,并加括号。高程整数值应在图 中说明。网格应采用平行于设计道路中线)水泥混凝土路 面的设计高程数 值应标注在板角 处,并加注括号。 在同一张图纸中, 当设计高程的整 数部分相同时, 可省略整数部分, 但应在图中说明。
(3) 在互通式立交 工程线形布置图中, 匝道的设计线应采 用粗实线表示,干 道的道路中线应采 用细点划线表示。 图中的交点、圆曲 线半径、控制点位 置、平曲线要素及 匝道长度均应列表 示出。
(4)在互通式立交工程纵断面图中,匝道端部的位置、桩 号应采用竖直引出线标注,并在图中适当位置用中粗实线 绘制线形示意图和标注各段的代号。
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建设项目的概念和公路建设项目的组成 理解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分类 理解公路工程项目发展程序 掌握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 掌握公路工程设计程序及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掌握公路工程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