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苏通大桥主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正式开始摊铺。苏通大桥位于江苏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全长32.4公里,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因承载着“最大群桩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斜拉索”和“最大主跨”4项世界纪录而备受关注。 中新社发 张剑肥 摄
昂然挺拔的身姿飞卧江面,300.4米高的桥塔巍巍耸立,每根长达577米的272根拉索拉出举世无双的“竖琴”。这就是今年6月18日全线贯通的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苏通大桥是我国桥梁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施工中攻克了10项世界级关键技术难题,其斜拉桥主孔跨度、主塔高度、斜拉索长度、群桩基础平面尺寸均列世界第一。
苏通大桥的建设只是科技创新助力筑路架桥的一个缩影。的十六大提出,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交通部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力度,重点在行业一些重大技术领域,特别是在特殊条件下的公路建设重大技术、解决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关键技术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集中力量重点攻克了一批对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典型意义、长期难以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3年以来,我国公路桥梁和隧道建设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一大批具有世界级技术难度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2005年4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首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构成的组合型特大桥梁,在锚碇基础建设中首创排桩冻结施工法,解决了锚固大桥悬索并平衡其6.8万吨拉力等重大技术难题,全面使用了低碱水泥,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大桥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大跨径全钢结构斜拉桥在钢塔设计施工、深水基础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代表着世界桥梁建设的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公路桥梁技术总体上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5年10月,南京长江三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约15.6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4.7公里,为国内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月,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车试运行。隧道全长18.02公里,仅次于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挪威诺达尔公路隧道(长24.51公里),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长隧道,克服了断层、涌水、岩爆等施工难题和通风、火灾、监控等运营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使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2007年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桥贯通。这座全长36公里的跨海大桥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通过科技创新,大桥建设者攻克了海上准确定位测量、海上超长超大群桩基础施工、海上超重箱梁移送吊装等世界级关键技术难题。
针对沙漠、黄土、多年冻土等特殊地质地貌,交通部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展了公路修筑技术和相应病害的防治研究,形成了特殊条件下的多项成套筑路技术。沙漠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形成了风积沙材料用于基层的改良加固技术,确定了沙漠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型式,建立了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公路的防风固沙体系;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填补了在多年冻土区黑色路面下研究冻土效应、路基尺度效应等多项世界空白;针对高山、深谷等地形地貌特点,实现了高墩大跨径弯桥构造形式、设计与施工的技术突破……这些技术的开发应用,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使我国公路主体工程建设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开云 开云体育APP开云 开云体育APP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