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1概念:道路工程是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工程实体的总称。2主体:主体是路线,路基和路面
三大部分3特点:基本属性:公益性、商品性、超前性、储备性。4分类:按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5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线性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公路线性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平面线性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纵面线性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公路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Kaiyun 开云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6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1道路平面线性:指道路中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直线是平面线平曲线)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应在两直线段交汇点,用曲线将其平
顺的连接起来,以利于汽车安全正常的通过,这段曲线)圆曲线是平曲线)道路平曲线是鉴别道路等级高低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4平面曲线的设计原理是确保汽车沿道路前进时,其横向与纵
向能同时处于安全正常状态。5最小长度的确定:1)按6S行程确定平面曲线)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确定平面线)按最小偏角的要求确定平面线圆曲线)三个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2)圆曲线四个要素:圆曲线长(L)、切线长(T)、外距(E)、校正数(J)。3)三个主点桩号直圆点、圆直点、曲中点。7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曲率变化缓和段,从直线向圆曲线或
从大半径圆曲线)横向坡度变化的缓和段,直线段的路拱横坡渐变至弯道超高横坡度的过渡或圆曲线之间不同横坡度的过渡;3)加宽缓和
心加速变化率计算;2依驾驶员操作反应时间计算一般采用3S行程。3)超高渐变率不过大。4)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是由于汽车行驶轨迹非常近似回旋线,
回旋线不仅可以用做缓和曲线,而且也可以作为线)四个要素:曲线总长(L)、切线总长(T)、外距(E)、超距(D);6)五个基本桩:直缓点、
缓圆点、曲中点、圆缓点、缓直点。8桥位选择:依据河床稳定,河面较窄,水利水文条件好,基础条件好等条件以外,还应充分注意桥位与路线的配合,以
线线性为宜,隧道洞口的连接线应与隧道线性相协调,隧道两端洞口连接线的纵坡应有一段距离与隧道纵坡保持一致,并满足公路停车或会车视距的要求,当隧道净宽大于该公路等级路基宽度时,在两端洞口连接线米的范围内应
终成果,他综合反映了路线平面设置,线性和尺寸以及公路周围的环境,地形,地物等关系外,是公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公路施工平面设计的基本
资料。11视距:是公路设计的要素之一,分类:停车视距、超车视距、会车视距。1道路纵断面线性: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其文件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地面线:路中线各桩点与原地面高程连线)设计线:路中线各桩点与设计线)最大坡度是道路设计的极限值,是纵面线型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制定最大坡度主要是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进行确定,2)平均坡度:是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平均纵坡是衡量路线线性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3)最小纵坡:3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坡长限制包括纵坡的最大坡长限制和最小坡长限制两个方面。4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是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5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调坡、核对、定坡、设计竖曲线纵断面设计图:是纵断面设计的最终成果,是道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及
其要素,桥涵。隧道。与道路铁路交叉时的桩号及路名。Kaiyun 开云水准点的位置,编号及高程。断链桩位置及长短链关系。沿线跨越河流的现有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影响路
基稳定的地下水位等。7竖曲线: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而在变坡外设置的纵坡曲线)几何要素:切线)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主要从限制离心力,夜间行车前灯照射的影响以及在跨线桥下的视距三个方面计算分析确定。3)凸曲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主要从极限失重不致过大和纵面行车视距两个方面计算分析。4)竖曲线最小长度:我国按照汽车在竖曲线S的行程时间控制竖曲线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应避免的情况:1)长直线)直线上短距离内
多次变坡、3)直线段内不能插入短的竖曲线)在长直线上设置坡陡及曲线长度短、半径小的凹形竖曲线)直线上的纵断面线性应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
跃、等使驾驶员视觉中断的线)平面布置于长度。1交通危险点: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2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面交叉。3平面交叉有:十字形交叉、X形交叉、T形交叉、Y形交叉、错位交叉、复合式交叉。3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组成:1)主体:跨越设施、中线)附属设施:出口、入口、辅助车道、三角地带、收费口等。4立交规划的原则:1)功能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适应性原则、4)艺术性原则。5立交规划设计内容:1)立交规划2)方案设计3)初步设计4)施工图设计。1路基。2)路基工程:是关于防护、支挡、排水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与检测的科学,3)路基设置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2)具有足够的强度(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2土基强度指标:1)回弹模量E0,2)地基反应模量K0,3 )CBR(加州承载比)值,4)抗剪强度指标。3路基破坏的形式:1)路堤的变形破坏、2)路堑的变形破坏3)特殊地质水文条件下的破坏。4滑坡的原因:1)变坡过陡、2)不正确的应用倾斜层次的方法填筑、3)含水量过大、土体粘聚力和内摩阻力降低、4)坡脚被水冲刷。
条件、3)设计不合理、4)施工不合理。6公路自然划分的原则:1)道路工程特征的相似性原则、2)地表气候区差异性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综合又有主导主用的原则。7路基干湿的划分:干燥、中湿、潮湿、过湿。8路基土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9公路路基用土分类:石质土、沙土、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重性土、易溶盐类土。10路基典型的横断面形式:路堤、路堑、填挖;11路基基本构造:路基宽度、路基高度、路基边坡坡度、路拱,弯道横断面的超高与加宽。
妥善处理,弃土不占或少占农田,防止水土流失。3)借土应考虑地形,农田排灌,施工方法,运输条件,选择借土地点。2调配方法:调配时首先进行横向调配,满足本桩号利用方的需要;而后计算挖余和填缺的数量;根据挖余和填缺量的分布情况,即能大体看出调运的方向及数量,在根据纵坡和经济运距就能对可利用方进行纵向调配;纵向调配一般在本公里范围内进行,调配后填方如尚不足或者挖方尚未用尽,再选定适当借方及弃方地点,并计算借方和废方的数量。3)计价土石方数量: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13路基附属设施:取土坑、弃土坑、护坡道、碎落石、堆料坪及错车道等。14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工程的分类:1)坡面防护、2)冲刷防护、3)支挡工程。15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因素:1)边坡土质、2)水的活动、3)边坡的几何形状、4)活荷载的增加、5)地震及其他振动荷载。16挡土墙的构造:强身、基础、排水设施和伸缩缝等。17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1)抗滑稳定性验算、2)抗倾覆稳定性计算、3)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4)
墙身截面强度的验算。18增加挡土稳定性的措施:1)增加抗滑稳定性方法:a采用倾斜基底b采用凸榫基础c采用人工基础,2)增加抗倾覆稳定性的方法:
a展宽墙趾b改变墙面加墙背坡度c改变墙身断面形式。19土质路堑施工技术:横挖法、纵挖法、混合法;20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内因:土质和含水量。外因:压实功能、压实机具和压实方法等;21爆破破坏的四个圈:压缩圈、抛掷圈、松动圈、振动圈。22路面的结构组成:面层、基层、
性、4)表面平整性、5)表面的抗滑性和耐磨性、6)不透水性、7)低噪声和少尘性。24路面的分级:1)高级路面、2)从高级路面、3)中级路面、4)低级路面。25路面的分类1)柔性路面、2)刚性路面、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26弹性层状体系的假设:1)各层有均质、连续、均匀、各相同性的线
弹性材料组成,用弹性模量E1和泊松比U1表征其弹性参数2)最下一层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无限延伸的半无限体。3)各层分界面上的应力和位移完全连续,或者仅竖向应力和位移连续,而层间五摩擦力4)各层在水平方向无限远处及最
下深处的应力、应变、和位移5)不计各层材料的自重。28.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念算法:力学念算法(极限平衡法)和工程地质比拟法。1我国现行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以路表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的整体刚度的设计控制指标。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并以BZZ-100表示。我国规范采用混凝土面层厚度的设计方法,是按重复荷载产生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疲劳损
坏确定混凝土板厚。2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和激流槽。
平包竖:这种组合是是竖曲线与平曲线对应,最好使竖曲线的起点,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即所谓的平曲线。
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的下来的行车荷载。
生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把z a这一深度范围内的路基作为路基工作区。
经济运距:在某一限度距离内可路堑挖方作为路堤填方称这一限度距离为经济运距L=L0+L1。
压实度:是指在工地上压实达到的干容量R与室内标准试验所得的该路基土的最大干容量R1之比,用K表示。
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设计弯沉值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作用下所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弯沉值:就是从整体上反映各个路面各层次的整体强度,路基的强度一般用回弹模量反映,路面弯沉值值过大,其变形也就越大。
4.5H法作圆心辅助线的方法具体做法:连接坡脚E与坡顶S,得边线过SE和坡顶水平线,两角线的交点为I;过坡脚E作垂线EF=H,过F点作水平线H,M点即为圆心辅助线的另一点;连接IM即得圆心辅助线。